本文是对大卫·休谟的一部分哲学观点的学习过程的自我总结。
大卫·休谟 (David Hume, 1711-1776) 是一位苏格兰哲学家,18 世纪的经验主义者,怀疑主义者。他被后世的学者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许多人看来,他是公认的哲学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在写出他的代表作《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时他年仅 26 岁。这本书后来成为了英语世界的一本伟大哲学著作,本书也被大多数现代的学者视为休谟最重要的著作、哲学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休谟的哲学对当时的时代和对后世都产生了相当巨大的影响:休谟与当时的其他启蒙思想家建立了联系,卢梭、亚当·斯密是他的朋友;休谟的怀疑论被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拿来作为批判宗教、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论武器;康德读到休谟对怀疑论的辩护时说:“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学科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休谟把我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I freely admit that the remembrance of David Hume was the very thing that many years ago first interrupted my dogmatic slumber);爱因斯坦也曾写道,在研究狭义相对论时,他受到了休谟哲学的启发。
Backgrounds
下面要介绍的内容是关于知识论 (Epistemology) 的。有必要先进行相关名词解释。知识论是哲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哲学其他的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形上学 metaphysics, 伦理学 ethics, 美学 aesthetics)。我们对世界有很多发现和看法,其中相当一部分凝结成为了知识 (knowledge)。尽管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概念,但是准确地定义“什么是知识”仍然是令哲学家着迷的话题。知识论,即关于知识的理论,是研究这样的问题的哲学:使信念成为真的东西是什么?什么使知识成为可能?如果信念为真,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What is the condition of knowledge? What makes knowledge possible and how do we know it?)
关于确定某条陈述是哪种类型的真理,以及我们是怎样知道这一点的问题,引发了哲学中两个流派的分裂。
理性主义或唯理论 (Rationalism) 认为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的来源。理性 (Reason) 是指人能够运用理智进行抽象的思考、形成逻辑论证、进行推理来导出结论的能力。理性主义是指一种认定真理不依赖感官而依赖于理智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论或理论。古代和中世纪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是唯理论者,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近代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首先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如几何法则,随后可以依据这些推理出其余知识。此外,他们还认为人的理性可以对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提出解答,而且这些解答可以是必然真理。这也被称作唯理论。
而经验主义 (Empiricism) 说的是这样一种不同的哲学观念——用约翰·洛克的话说——人刚出生时,心灵是一块“白板” (blank slate),人生下来就如白纸一般,没有内在或与生俱来的心智,是后来的经验 (Experience) 在它上面写下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细节。经验主义是一种认为知识只能或应基本来源自感官 (Sense) 经验的理论。所有的知识都是逐渐从他们的感官和经验而来,所有的知识来源于经验。伟大的经验论者包括约翰·洛克、大卫·休谟、约翰·密尔和伯兰特·罗素等。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也不是绝对和一分为二的,有时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显著(不是说理性主义者就完全不相信经验的作用,经验主义者完全不相信理性的作用),区别只是在于两者重要性的不同。在唯理论者看来,经验能给我们提供思维材料或者解决问题的契机,也认同经验科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认为真理是不随着经验的变化而变化的,单凭经验是教不会人们什么东西的,更重要的是理性。经验主义者们当然也相信理性,但是他们认为这仅限于纯粹的逻辑活动(例如数学推导和逻辑计算),且经验主义者们不相信理性能够对基本的哲学问题给出可靠的回答。唯理主义者并不会去排斥感觉和主观上的证据,他们只是认为经验并不能给予哲学以真理。经验主义者也会同意,像“如果所有的 P 是 Q,且 S 是 P,那么 S 是 Q”(演绎法的三段论的形式表示)这样的陈述因为理性的缘故而成为了必然的真理。他们的意见真正发生分歧的地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能否被回答,应该怎样被回答?
问题的引子:怀疑论的一个假设
假如我跟你说,你现在在做梦,而不是真实地醒着。你要怎么跟我证明自己现在不是在做梦?你怎么跟我证明,你不处于“楚门的世界”?
长期以来,这是一个哲学家经常使用的问题,来论证其知识论的严密性。对于这个问题,哲学家不得不给出证明,澄清知识是什么、实在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知道某样东西。
在这里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Myth of cave)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了解洞穴隐喻和笛卡尔的故事的一个非常好的视频材料是Crash Course Philosophy(p5和p6)。在本篇笔记中不打算赘述这两个故事,而只是简单地引入的是这两个哲学故事中共同蕴含的一个假设,并由这个假设引出了经验主义者的讨论。
如果你熟悉洞穴隐喻和笛卡尔的故事,你大概会知道这两个故事存在一个共同的隐含着的假设。这个假设就是:真实世界分为两个不同的存在,一个是真实的外部世界,一个是我们所能直接知道的(无论是通过理性还是经验)经验世界(或者说观念世界、心灵世界)。本文接下来会用“两个世界的假设”指代这个概念。
我们再用更详细的语言来陈述这个假设:(1)存在一个“外部”世界,处在我们经验和信念之外的,不会受到我们想法的世界。这个外部世界通常被认为是最“真实”,最“实在”的世界。(2)我们能够直接认识的不是真实的世界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内容,包括我们的各种观念、信念、经验、知识,以及那些所谓的必然真理。(3)洞穴隐喻和我思故我在的故事无论给你怎样的震撼,上述两条陈述无论看上去多么合理,然而,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会直接导出一个可能令我们无法容忍的结论:我们的心灵内容,和那个最真实的世界永远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永远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永远无法真的确信我们认识了、理解了这个世界。
那么,我们所认为的必然真理,是否仅仅只对我们的感觉、语言或者思考方式来说才是真的,而非世界本身的样子?说不同语言的人,其拥有的世界也不同吗?这个世界是我们想出来的或是我们说出来的吗?下面是否这句话是否成立:“人类碰巧拥有语言,所以自诩拥有理性”?
这些关于我们可能根本无法认识世界的怀疑被称为怀疑论 (Skepticism)。从这个假设出发,我们接下来将会看到休谟怎样提出彻底的怀疑论来作为他的经验主义哲学的推动力。
休谟的叉子 Hume’s Fork
铺垫了两千多字,终于要进入休谟的世界了。
休谟是一个经验主义者。休谟认为刚才的“两个世界的假设”是为真的,不过他思考要怎样才能给出其为真的证明。休谟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出了一个否定性的结论:我们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我们不仅得不到证明“两个世界的假设”为真的答案,他又进一步地论证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原理、知识、指导原则都是得不到辩护的。休谟的怀疑论立场是:我们无法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哪怕是一些我们一度认为是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休谟提出了哲学史上,比笛卡尔还严格的怀疑论。
上面我们提过,休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天才。休谟的论证,既简洁又优美,自它诞生以来,哲学家们一直试图反驳,但罗素认为,还没有哪个人取得了成功。罗素评价休谟的证明“既难以反驳,又难以接受”。
休谟令人信服地阐述了他的思想。他运用了一种哲学工具被称为休谟的叉子 (Hume’s Fork)。
休谟认为,一切值得相信的陈述,可以分为两种(而且只能分为两种)类型:
- 要么是一个可以用经验去判断的“事实” (Matters of fact),
- 要么是一个可以用思维逻辑去证明其真实性的“理性真理”(Truth of reason, 或叫“观念的关系”, relations of ideas)。
如果一种信念不能作为上述两种类型中的任意一种得到证明,那么它就是没有根据,不值得相信的。
具体地来说,休谟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会认为人类的知识是来自于经验。但他考虑了那些我们没有直接观察到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我们关于数学或抽象演算的知识就不是通过直接的观察形成的。我可能没有在生活中可以亲眼看见过一个数学意义上完美的三角形,但是依然不妨碍我心中拥有对何谓三角形的概念,其是一个有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并且有如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最基本的性质。这是一个仅凭思维活动就可以得到的理性真理,或者叫——用休谟的术语是——观念的关系(relations of ideas)。休谟认为,它们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对这些想法的反驳直接构成了自我矛盾。现在请你想象出一个只有两条边的三角形,你可以想象得出来吗?或者说一个某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边的三角形?你想象不出来。所以休谟说,这些观念的关系是必要的理性真理,而且我们仅凭逻辑思维的运作,就可以知道它们必定为真。因此,理性真理是一部分我们既不能通过直接的观察来形成,却又能够通过理性来形成的关于世界确实样貌的一种知识——“所有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类似的知识还有“二加二等于四”。
那么休谟之叉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经验去判断的事实(Matters of fact)是什么样类型的知识呢?当我们在思考没有直接观察到的事实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要运用归纳法。例如,我们都知道不要玩火的道理,这是因为过去很多玩火的人用手指碰到火都感受到了疼痛或者烧伤,因此我们归纳地得出了不能玩火的知识,这是来源于我们的感官经验,用经验可以去判断的。
休谟的策略就是,当休谟他老人家碰到任何信念,他都会这样发问:“这个信念是一个可以通过经验或实验得到辩护的‘事实’吗?抑或是一个可以通过逻辑或演算而获知的‘观念的关系’吗?” 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二者皆非”,那么休谟就认为,这条陈述缺乏合理的辩护,没有资格成为我们的信念或知识。
休谟使用 Hume’s Fork 对普遍因果性定理的反驳
休谟怀疑了“因果论”。
普遍因果性理论 (principle of universal causality) 就是认为“每一个事件都有他发生的原因”的理论。简单来讲就是“有果就有因”。
什么?休谟要反对“有果就有因”这样的陈述?我靠,我有点感受到怀疑论的伟大了。竟然连这么简洁、看似完全合理的、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认为是绝对为真的陈述都要进行怀疑!他真是对自己的思想和智力负责任到了极致!
对因果关系 (causality) 的研究是休谟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休谟指出,我们大多数人类都相信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就会认为两件事物存在因果关系。他认为,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发展了一个思考习惯,把总是前后相继的两类客体或事件联系起来,除此之外,我们无法感知到原因和结果,只不过是期待某一件事物会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事实上真实的情况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有因就有果”。
使用休谟之叉的方法,休谟提问:“有因就有果”是一个可以用经验获知或加以判断的事实吗?或者它是一个可以通过逻辑而获知的“观念的关系”吗?我们先来考察休谟之叉的第二点。“有因就有果”是逻辑上可以证明为真的吗?好像很难,我们认为其不言自明,似乎都是从经验判断的角度出发的。换个问法,我们能够在逻辑上想象一个所有事情都不存在原因的世界吗?诶,似乎是可以的。现在的物理学家也已经在讨论,各种没有原因的原子散射,我们可以逻辑上想象出空间中孤立的粒子朝一个方向没有原因的射出的系统。那么,“有果就有因”的休谟之叉的第二点是不成立了。
我们会习以为常地认为从经验判断“有果就有因”的确是经验上的事实。比如,某人在打台球,红球进袋是结果 (result),这个结果的原因 (cause) 是红球开始滚动,而红球为什么会滚动的原因是因为红球被白球撞击,为什么会被白球撞击是因为某人拿着球杆击打了白球…… 这一切构成了因果关系 (causality)。这难道不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有果就有因”吗??当我们的论述进行到这里时,休谟他老人家跳出来说:No No No! 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
休谟反对“有果就有因”是一个可以用经验判断的事实,他提出了一个叫做“恒常联结” (constant conjunction) 的精彩概念。恒常连接的意思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连续发生,却会误以为,某件事总是造成了另一件事。我们只看到事物接连发生——我们看到了拿起球杆,击打白球,白球撞击红球,红球进袋——但是我们没有看到“理由”。我们只看到了 constant conjunction,我们没有看到 causality.
休谟认为,我们没有经验或感觉上的理由去相信“是由先前事物造成了后面的事物”。我们只不过发展了一个思考习惯,把总是前后相继的两类客体或事件联系起来。休谟主张人类有信赖和寻找因果关系的心理本能,这来自我们神经系统养成的习惯和人性。但我们没有任何论点、也不能以演绎或归纳来证明这个习惯是正确的。
哇塞…… 18世纪中叶,就出现了这样的哲学思想,出现了这样的哲学家!他否定了我们平日的信念——相信有果必有因。同时这个怀疑论强大到,对于这些信念,无法找到任何令人满意的证实。没有办法证明!
休谟通过休谟之叉对“有果必有因”发问,而回答是“二者皆非”,于是“有因就有果”不成立。
休谟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他有力地驳斥了因果关系。甚至后来如罗素这样的哲学家完全抛弃了因果概念,将因果关系视为迷信。如果我们在这里还不想走的这么远,把因果关系一棍子打死,那么起码我们承认现在已经得知了一个宝贵的发现:事件 B 发生在事件 A 之后,不代表 A 和 B 成立因果关系。仔细想想,因果关系其实在逻辑上是一个非常难证明的强关系。我作如下浅显的思考,要证明“因为 A 所以 B”,除了要观察到事件 B 发生在事件 A 之后,我们还得证明事件 B 的发生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C, D, E, F … X, Y, Z 事件导致的事件 B,这样才能证明“因为 A 所以 B”。
我们现在知道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然而,最早提出这一论断的休谟,竟然是一位三百年前的哲人!
休谟对归纳法的思考
上面对因果性的思考,休谟提出了他对归纳法的思考。
归纳法 (Induction) 是一种论证的方法,从个别事例出发进行概括,尝试获得可信的结论。我们人类必须使用归纳思考,由过去的经验或行动,作为预测未来的可靠指导。归纳思考蕴含的基本假设是:自然性质的统一性(the uniformity of nature),也就是我们认为未来的情况会类似于过去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个基本假设,归纳法不会成为有效的思想来源。
很明显我们会用归纳法来得出普遍因果性定理。如果我们观察足够多的事情都(看起来貌似)有原因,我们就会理所当然地归纳地认为所有的事情真的都有其原因,这是很自然的想法。不过,根据之前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休谟驳斥了普遍因果性定理。那么,他现在要将他的结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关于归纳法的洞见。
休谟认为,我们不能将我们的归纳思考能力解释为理性的产物。他对归纳法提出了如下的意见:
一、现在被认定为真的归纳原则,未来有可能停止运作。例如,我们观察了很久的一段日子,这段日子中我们每一天都观察到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的,那么我们就会归纳地得出“太阳在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的知识。然而完全有可能,这一知识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不成立,而且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逻辑和纯粹的思维写出符合这一设定的科幻小说。
别的例子比如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信念,就是来自于归纳。我们想象是某个活了很久的中国古代老头子归纳所说出来的。他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加上他活了这么久的经验,确信这个国家的确是天下大乱然后合归一统,然后又天下大乱的治乱循环。那么这句话可以成为令人信服的知识吗?可以成为客观真理吗?有没有可能,他死了之后很多年过去了,他的国家分了之后再也合不起来了呢?抑或是出现整个世界合了之后再也没分过的情况呢(如国界消失、世界政府成立)?所以说他出错的可能还是存在的。
换一个更直白的例子的话,比如,我根据我过去二十几年的经验归纳出“过去二十年我的头发一直是黑色,所以我未来的头发也一直都会是黑色的”这个信念,这句话很明显是错的,是不能成为知识的。
归纳法其实就是这样的思维过程:
All observed F have been G (现在观察到的所有的F是G)
Because the future resembles the past(因为未来的情况会与过去的情况相类似)
So all unobserved F in the future are G (所以所有未观察到的所有F在未来也会是G)
我们知道“我未来的头发一直都会是黑色的”这一句话明显不是知识的原因是“我们知道”未来头发会变灰变白。然而这里的关键在于,由归纳法得出其他的结论的理性基础和“我未来的头发一直都会是黑色的”是一样的。
二、我们不能诉诸于之前运用归纳法推理的成功经验来证明归纳法推理的可靠性,因为这将造成循环论证(“因为过去归纳法都是可靠的,所以归纳法是可靠的”)。
从上面两点,休谟认为,我们没有理性依据认为归纳法是理性的(这个结论有点 philosophical,细细品味~)。比如说,在飞机还没有被发明的年代,人类向往着天空,在思考人是否可以飞翔。自然地,那时的人类会根据归纳法得出“从高山山顶跳下来会死”、“人类无法像鸟儿那样飞起来”。这是归纳法得出的结果,然而这是真理吗?如果这是真理的话,那么人类岂不是应该永远发明不了飞机才对?
这里注意,休谟不是在说:
- 他并不是主张由于归纳法不属于演绎法所以不理性。他主张的是,我们的思考能力其实并没有一个理性的基础,因为没有任何形式的理性可以证实这样的能力存在 (这个结论 mind-blowing!!)。如果理性没有任何的依据能够构成我们的思想,且如果我们的思想从头到尾都是由理性所构成的话,那么我们根本不能相信任何(理性导出的)东西,包括直觉、归纳法和演绎法所得出的任何真相在内。
- 他并不是主张,归纳法不可行,也并不是认为归纳法无法达成可靠的结论。休谟点明的是,归纳法事实上不是由理性所构成的,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对人类理性究竟能达到怎样高度的谨慎和怀疑。用休谟自己的话说是:“我們不能信賴我們的理性所做出的錯誤演繹,這種理性不但思考緩慢,而且打從我們出生下來在一生中都非常容易犯下錯誤”。
- 他虽然对归纳法属于理性思考抱有悲观态度,但他仍然认为归纳法有相当神奇的预见未来的能力。这和今天我们了解的经验主义的科学(Science)的作用非常相似。这个说法已经是前达尔文时代对于人类归纳思考能力做出的最接近进化论的理论了。
休谟分析“两个世界的假设”
怀疑论中的基本假设:世界分为真实的外部世界和我们能感受到的内部世界。接下来就可以用休谟之叉自然而然地导出该信念是否为真的结论。
我们能说明存在一个外部世界是逻辑的“理性真理”吗?当然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想象世界不存在是什么样子,或者像笛卡尔那样认为我们都单纯地在做梦。
那么“存在一个外部世界”是用“经验”可以判断的“事实”吗?也不能,因为当我们说到“经验”这个词,那么它只能是“经验世界”的一部分。
所以,休谟认为,如果我们接受“存在两个世界”的假设,那么结果只能是我们的经验世界存在而外部世界不存在。而且在这个经验世界里,我们永远无法依靠经验说明事情不是这样。
我对休谟哲学思想的学习就总结到这里。
怀疑论的价值
康德认真地思考了 Hume’s Fork 并且意识到,一个人只要认识到并接受“两个世界的划分”,那么怀疑论就是无法避免的!
怀疑论与其说是解答了什么问题,不如说是宣布了“没有答案”和“我们无法知道答案”。怀疑论更多的不是作为一种要被人接受的哲学立场,而是被当成一个需要迎接的挑战。怀疑论之所以成为强而有力的哲学,是因为怀疑论使得你能够对那些太过显然的但实际上不能给出合理辩护而站不住脚的教条保持警惕。怀疑论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是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多么容易轻信:显然的就是客观正确的!
从来如此, 便对么?——鲁迅《狂人日记》
学习哲学的关键,就是使得我们能够超越那些我们起初认为自明的东西,对事物进行彻底的思考,直至能捍卫我们相信的东西。
杂谈
哲学是对重大问题的探究,是一种对事物寻根究底的过程,是一种对那些大部分时间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疑问的想法提出根本性质疑的过程。哲学是对智慧的爱!对怀疑论这个分支的学习,最能让我体会到这些句子所述的哲学之意义。
我们遇到的这些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雄辩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出色地为之做了辩护。休谟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观点是清晰简洁的,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上佳体现。如果你认为你够聪明,你就应该去了解他。太棒了。
我昨晚有一個非常神奇的體驗。我十二點多睡覺前,用手機打開一個油管上講休謨哲學思想的視頻聼。然後大概快一點我就要睡着了,我就把手機一關。但是,我腦子裏的對於休謨哲學的思考一直在繼續著。我既不是清醒狀態也不是沒有知覺的睡着的狀態,而是腦子裏一直在斷斷續續地思索他的哲學……然後有一瞬間我突然就清醒了,看下手機是三點鐘。我越思考,就越清醒。我的内心有一股强烈的將這些想法進行整理的衝動,於是就從床上起身,打開電燈,開始寫這篇博文,一直寫到中午12點喫了午飯才睡。而且我睡到下午三點鐘就醒了,依然非常地精神……
“這個哲學太棒了ㄟ(≧◇≦)ㄏ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才是人類的智慧樂趣所在呢。我現在根本不想管別的爛事!”
休谟之叉的两端分别是 relations of ideas & matters of facts. 休谟在这里发展出了“要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的道理,休谟的怀疑论进一步得出“我们要对我们的观点保持谨慎”。这应该是从小就教导给小孩子的,而我们现在很多成年人都还没有这个能力。
由学会区分事实(fact)和观点(idea),进一步发展为要能够区分信念(belief)和知识(knowledge)。
下面这个图是在英文维基百科 Epistemology 中找到的:
- 人们信以为真的命题就是信念。基本上,凡是可以在“我相信”后面接的一句话,都算是那个人的信念。如,“我相信1+1=2”、“我相信张三是杀人凶手”、“我相信做人应该守信用”、“我相信并非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等等。
- 而对知识的一个简洁的定义是: Justified True Belief,得到有力辩护的真信念就是知识。
justified true belief 又称 JTB,这个对知识的定义出自于葛梯尔,虽然这个定义它也有问题,不能覆盖全部的情况,但是对于让我们了解信念和知识的区别已经足够了。
可以看到,Proposition 表示所有的命题。左边红圈 Truth 代表真值为真的命题,右边蓝圈代表我们的信念。红圈和蓝圈重合的部分其实还不全是知识(黄圈),而是紫圈,紫圈的英文是 JTB 前面加上一个副词 poorly。意思是,如果论证不是有力的而是无力的,还不足以成为知识。换言之,原本认为整块紫色区域都是知识,后来变为,要称之为知识,除了要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之外,那个辩护的力度还必须足够强才行。
学习知识论,让我们知道何以使得信念成为知识。得到了足够多强力理由和证据支持的真观点就是事实,否则就只是观点。休谟对于任何信念,都要用休谟之叉来考察它们,才能确信他们是否值得接纳。我们也不妨一试。
我们如果相信这些原则,那么我们在各个图书馆将会有多大的破坏呢?我们如果在手里拿起任何一本书,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哲学的书,那么我们就可以问:其中包含任何关于数或量的任何抽象推理吗?没有。其中包含着关于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推理吗?没有。那么,我们就把它投到火里去,因为它所能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 休谟《人类理智研究》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休谟是怎么样作为一个出色的哲学家去论证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意义的。以前我对于 critical thinking 只是觉得它很有道理,应该被接受。今天我通过休谟展示的哲学更加深刻地知道了其内涵和意义所在。
有些知识由老师(不仅是初高中大学的老师,想象一下广义的社会)教导给你之后,会不会变成教条?它成为你知识的同时,也限制了你想象的空间。从此,你会因为受到教育而变笨,因为你的想象力受到了压缩,而人类的进步,最重要靠想象力。在接受父母、学校、老师、社会、传媒、政治的一些信念,你有没有考虑过,它们有可能是不对的?还是你只是简单地相信它们?
我们是否可以怀疑,我们所受的教育,是否暗藏一个黑暗目的,黑幕就是,教育是为了要让你变笨。我老早就开始怀疑这个。密不透风的窗户打开之后唯一吹进内心的一股清流,就是 philosophy。因为只有接触了哲学,我们才学会如何去思考这种 metaphysical 和 epistemological 问题,“受教育让我们变笨了还是变聪明?”
18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休谟这样的思想家。经验主义,是英国人的起点。从经验主义开始,向一切的信念发出的挑战。如果没有这种哲学思想,就会把很多东西当成教条去看待,完全不了解经验告诉我们的内容。对我来讲,已经如此的震撼。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思维的落后在哪,东西方文化差距之大在哪。落后不仅仅是走了反右文革大跃进折腾的十几二十年的冤枉路;也不仅仅是在甲午海战发现北洋水师和洋务运动的失败后才开始知道的“器物和制度均落后”;也不仅仅是1840年的事情才让我们觉得我们落后。而是上溯至18世纪乃至更早的启蒙时代开始,我们走了几百年的冤枉路,直到现在还在走。我们的教育把我们变得越来越笨,而他们的教育把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不仅能决定考试成绩的标准答案,还有可以管天管地管空气、管个人管集体管社会、管言论管思想管自由管学术、管道德管历史管未来的“标准答案”;而他们的教育体制获得成功的原因恰恰是,他们对于“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答案”!是不再对“发现世界真实的样子”抱有非常大的信心,而是要一五一十地想办法弄清楚自己的思想里到底有多少是可信的。
未来我会花时间阅读 Hume 的原著,读完之后会再来对文章进行补充。最后,我再一次说出哲学的字面意义作为本文的结尾:哲学就是爱智慧!
Reference
Wiki links:
- 大卫·休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知识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Epistemology - Wikipedia
- 理性主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经验主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理性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感性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白板 (哲学)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經驗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Hume’s fork - Wikipedia
- 知识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我思故我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地穴寓言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因果关系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命题(Proposition)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Knowledge - Wikipedia
- Justification (epistemology) - Wikipedia)
- Argument - Wikipedia
- Belief - Wikipedia
- 葛梯尔问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我的文章写的很差 :),各位还应该看一看下面的东西来参考 (^_^)
书籍:
文章:
- 大卫·休谟 - 维基语录,自由的名人名言录
- David Hume - Wikiquote
- 时间与习惯——大卫·休谟的托利史观
- 關於休謨《英國史》的答問記錄
- 大卫休谟人性论导读
- 区分“事实”与“观点” - 知乎专栏
- Epistemology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