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实习感受

这篇文章很早就该写,而拖了很久了。

2019 年 6 月 19 日至 2019 年 9 月 12 日,大三暑假,我在北京微软进行了暑期实习。我在这篇文章中不想说太多关于实习项目内容本身——代码、程序、技术——虽然在微软这里的技术水平当然也非常好,但我更想着墨于另外的几件“小事”。

某天,我记得那天是星期四,早上在开会的时候,组里的老大对我们说,某人昨天为了赶一个 release 忙到了一点多才回家,所以上完周四这天班就让他星期五六日连休三天。这件事情给我这个刚来公司没几天的实习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过了几天,六月份底是当年财年的结束,我和组里的其他人第一次一起聚餐。当我们下了班在外面聚餐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谈论工作上的事情,例如项目进展或者代码等,这挺让我震惊。我们也有微信群,但是我在上面只看到过请假,或诸如“堵车了,今天会议要迟到一下,不好意思”之类的信息。我在那个时候意识到,作为一个实习生的我,在下班回到家后,可以不用再打开邮箱,也不会有任何通信软件的触角伸进我下班后的生活。

七月初,有一封邮件发进了我的邮箱,是微软有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叫做 Microsoft MyAnalytics)可以通过你使用邮件的情况、使用通讯软件的时间,来判断下班之后有多少时间被打扰。这封邮件列出一个月的日期中,你有多少天在下班时间之后还处理邮件或开会,占比是多少。这个软件会提供给你下列建议:有足够休息的人压力少、幸福感高、更有可能取得成功;你需要在该休息的时候抛开工作,放松休息;在下班后关掉软件的推送消息通知;为同事考虑,尊重同事的私人时间等。这个软件还有另一项我觉得不错的功能,统计你的开会时间。若你开会时间占比过多,多于一天两个小时,这个软件就会提示你,不要开一个接一个无休止的会议,因为这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妨碍你研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你作为召开会议的人,你需要经常检查某些会议是否有召开的必要。(注1:本段我描述的软件细节都是公开资料)(注2:我最近看了斯诺登的自传,懂得了收集元数据的恐怖之处,所以我的意见变得有所保留。但是这个软件符合GDPR的要求,而且是为了保护个人,所以要点个赞。我还是选择忠实地记录下我当时的感想)

这些事让我懂得了真正尊重员工,尊重劳动法的公司是什么样子的。

一般来说,男厕所的小便池上方都会贴一些标语,但无非就是什么“靠近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瞄准之后再发射”之类的在我看来挺烂俗的东西。不过,微软公司里的男厕所小便池上方贴的东西是这样的:你的尿液颜色和你身体缺水情况的对比图——白色透明代表饮水过多,淡黄透明表示饮水充足,蜜色代表你需要立刻补充水分……

我在公司餐厅吃自助餐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每道菜旁边都有一个小牌子,上面标注着卡路里、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信息。此外,还有一个颜色标识,分为红黄绿三种。比如炸鸡块这道菜,就会被标上红色,意思是希望这道菜你少吃点,若是青菜,就会标上绿色鼓励你多吃。公司几乎各个地方随处可见各种健康常识提示,我看到的包括但不限于:如何保持健康饮食、在疲劳的时候休息、少喝含糖饮料多喝水、如何进行运动锻炼等。

以上这两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以人为本的关怀。

公司网络里有一些 SharePoint 文档,里面有许多公司的政策,有的时候会收到邮件要求你去看,但更多时候我受到好奇心的驱使而如饥似渴地翻阅这些文件。在这些文档中,我接触到了这些关键字:多元化(Diversity)、包容性(Inclusive)、平等就业机会(Equal employment)。我回想到,我经常在公司看到有拄着拐杖的残疾员工。我还在食堂看见了穿着女式凉鞋、短裙、留着披肩长发的女装男子(她也有可能是MtF,跨性别女性)。虽然我们只是萍水相逢,但我真的打心底为她能够自由地成为自己而感到高兴。

在北京微软,任何一个有男女厕所的地方,都搭配着第三个厕所,“全性别厕所”。这是一个小的独立的卫生间,里面有一个坐便器、洗手台和镜子。这解决了跨性别者选择厕所的窘境,这在我之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的。但这还不是最让我震惊的。微软大楼的一楼是向公众开放的,在一楼的全性别厕所门口上,有一行字写着:“全性别厕所,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厕所”,最让我震惊的是,在这行字的下面竟然搭配了盲文!就是那种凸点、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此刻我的内心除了赞叹之外没有别的感情了,这家公司竟然可以为了少数人的方便做到如此极致的地步!后来我了解到,这叫做 accessibility,就是在设计产品或服务时,能够让所有人都易于使用,包括具有视觉障碍、听力障碍等不方便的用户。我没有在别的公司工作过,不过我在想,在全中国有几家公司可以做到这样呢?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文明阶段论”,这个理论是分阶段来考察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这个理论大致是这样,要看一个国家够不够文明,第一步,看这个国家的广场上面有没有鸽子——如果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地方,人们的眼里就看不到鸽子,而只会看到蛋白质,自然也没有文明可言。第二步,看这个国家的公共厕所里面有没有手纸——我想到了各种大爷大妈进公厕顺走所有手纸的事情。后面的几个阶段我记不清了,但大概就是这样的理论。联系到上面的经历,我突然想到,这个文明阶段论里,就应该有这么一个阶段: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看这个国家对于少数人的权益有没有尽可能地提供保护。

在这里我想说一个“无知之幕”的理论。这是个思想实验,是一种判断特定道德问题的方法。想象一下,在你在出生之前,有一块“无知之幕”挡在你面前,你不清楚自己出生后的一切条件:会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是否富有、也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水平、未来的能力、社会地位、阶层、拥有的资源。不清楚的东西也包括自己的性取向,是否会残疾等等。请问,在无知之幕之后,让你来选择这个社会将是怎样的社会,你会怎么选?你是要一个弱肉强食、少数必须被强迫服从多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社会,还是一个能够尽最大可能为少数、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提供最起码、最基础保护的社会?

现在经常看见有的人说,西方的政治正确无处不在,不可以歧视黑人歧视同性恋,不可以问别人年龄、收入、宗教信仰、政治派别,这也是红线那也是红线,那还说什么言论自由?所以西方的言论自由都是假的!我反对这种看法,因为这种看法把两个议题混淆了。过度的 political correctness(PC) 造成逆向歧视,和到底有没有 freedom of speech,是两码事。适当的 PC 其实体现了一种对于弱势或少数群体的保护和尊重,过度的 PC 才会产生各种问题,而我不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对边缘少数群体已经采取了不歧视的宽容态度。我希望我生活的地方能够越来越文明。我宁可承受一些 PC 带来的些许不便,也不想看到有人以此为借口忽悠别人心安理得地接受失去 freedom of speech 的现实。

这篇文章很早就该写,而拖了很久了。我终于在今天写下这篇文章,代表我对生命和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