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内卷化在教育方面对中国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考的难度

今天要聊的内容是内卷。我最近对这个词有了一定的思考并且积累了一些身边的例子,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说的话题。

起源

我们先来讲讲这个词的起源。这个词的起源是来自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他对于印度尼西亚的小岛做的研究中的出来的。英文为 Involution,为 evolution(进化)的反义词,主要含义是内卷、内缠、退化等。格尔茨在他对印度尼西亚小岛的研究中观察到,当地人主要产业是农业,当地人收成之后,会把自己的所有产能再次投入到土地上继续发展农业。显而易见的是,土地的产能是有限的,人对土地的开发投入是会到一个极限的,所以到了一个阶段之后,人们再怎么加大投入到农业上,产能也不会有更大的提高。此外,在没有外部因素介入的条件下,当地社会不可能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进步。总的来说,就是走进了死胡同,而且靠自身再也无法有大的提升。在格尔茨的书中提出,“印度尼西亚爪哇人因缺少资本、缺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加之行政性障碍,无法将农业向外延扩展,致使劳动力不断填充到有限的水稻生产之中”的这一过程,格尔茨将其概括为“农业内卷化”[1]。这就是内卷化这个概念第一次提出来的时候的样子。这个词传到中国来之后,被一些中国学者应用于对于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研究,算是提及程度较高的概念了。今天我想谈的是我对这一个现象在中国教育中的表现的观察,和我认为的这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先讲两个故事

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男孩,曾留下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你要放羊?”
“为了挣钱。”
“为什么你要挣钱?”
“因为我想娶媳妇”
“为什么你要娶媳妇?”
“生孩子。”
“那你生了孩子要让他做什么?”
“放羊。”[2]

第二个故事是这样的(这是一位前辈跟我讲的)。大概二三十年前,那个时候大家都是真正的快乐学习,快乐高考。大家在学校并不需要很费力地刷题做卷子,大家很平常地学习,到了考场上就凭自己的智商去考试,这样大家最后都能进入和自己智商相符的大学——智商最高的一批人去最好的大学,智商中等的去中等大学,普通的学生去普通大学,诸如此类——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学生时代没有很重的负担。但是,让我们设想一下,突然有一年,智商中等的同学,发现通过做卷子能够提升成绩,于是他做了二十套高考历年卷。因为他刷了这些卷子,于是“他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做题能力”就提升了,于是在最后的高考中,这位智商中等的同学去了最好的大学。过了两三年,智商最高的那批人突然发现不对了。我智商是比较高的啊?我怎么考试成绩考不过他呢?噢,原来如此,原来他是做了卷子的。本来是智商最高的那批人可以去最好的大学的,但是现在这个名额被智商中等的人抢走了。没办法了,那智商高的人为了在高考中胜出(他原本就是智商高的人),于是乎他也做了二十套卷子。故事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可以看出来,智商高中低的人最后到还是去到了和自己水平相符合的学校,但是唯一变化的就是每个人都多做了二十套卷子。

我并不是在评判这个“第一个做卷子”的人,而是尝试分析这一个体制化问题的起源。因为是体制化的问题,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没有太好的办法做什么改变,也没有多少选择。请看我接下来的分析吧。

何为内卷及其各种表现和危害

不知道诸位对这个现象有何思考?这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教育体系中最司空见惯的现象了,所以可能并没有人觉得有任何问题,毕竟大家都是这样来的,这又怎么联系到今天的标题——内卷化呢?我个人对适用于中国教育体系范畴的内卷化有一个定义。我自己给内卷下的定义是:没有扩展自己知识的边界(没有在学新的东西),而是在知识的边界以内,为了竞争,提高考试成绩,而做大量的、重复的练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般而言,在中国,会在高一高二两年内就把高中三年的知识都学完,然后高三做一年的卷子。在高三的这一年中,你并没有学新的东西,所以你知识的边界并没有往前推移,你只是在知识的边界内,做不断的、重复的、大量的练习。为什么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做题技巧,为了得到一个好成绩。

这个现象其实是有害的。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普通人的数学并不好,但是应该没有人会认为美国的科技不先进吧?为什么中国人学着全世界最难的数理化,但是诺贝尔的自然科学奖很少有中国人的身影呢?这个问题,我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回答。作者是付云皓,是 IMO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选手,他写了这一篇长长的回答,给了我很深的启发,链接贴在下面的参考链接内大家可以去看一下[3]。我总结一下他的观点,他的中心论点有两个:

  1. 美国普通人的数学水平是很差,但是美国的天才可以受到非常好的数学教育。
  2. 在中国,某些其实智商不算最高,也不是非常适合数学竞赛的孩子,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家长或者老师塞到了竞赛班。他们为了竞赛的初赛、省赛奖状,可能就是通过大量刷题的方式来学习、并提高成绩的。而中国真正的天才们,为了在与这样的同龄人竞争中不至于一开始就被刷掉,因此也不得不去大量刷题,具体逻辑可以参考上面那个三十年前高中低智商参加高考的故事。相反,美国的天才们可以一直不断学习,也就是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他们完全不需要做大量的、重复的练习,而这种过早地大量做题被证明是会在某种程度上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才的。

付云皓的文章很长,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上述这两点真的是肺腑之言。那么我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内卷?内卷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没有思考很久就得出了答案——资源少。资源少,为了得到优质的资源,那就要争,那就要抢。既然要争,就必然会内卷。在中国,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大学,只有清华北大,但是清北一年招多少本科生呢?而美国的top100,基本上约等于世界top100。这是一种多么大的差距?就是打比方说,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过,假设中国有一百所清华北大那样的学校,会怎么样?或者说,如果中国的总人口只有三亿(这是美国的人口),会怎样?中国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会不会小很多?比如说,在福建,如果你想上一个本地211福州大学,你也需要在本省二十万考生中排名七八千名才能选到比较不错的专业,这也已经在百分之五以内了。就算是普通一本,也要起码前百分之二十以内。这里我想定义得清楚一点,就是你的孩子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考试能力排在全体同龄人的前百分之五”,甚至还要更少,因为你还要算上上中专的、没有上高中的同龄人。如果你学过概率论,姑且假设“你的孩子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考试能力”是一个随机变量,请问这个随机变量是在前百分之五、前百分之二十的概率高,还是在后百分之八十的概率高?答案不言而喻吧?更何况就算是985211,那教育质量好不好,也得打一个问号。

在这里我就联想到我所经历过的大学教育。大多数的高中生经历了12年的应试教育,自然还是把这一套思路延续到大学。对于大一那一年,说实话学习体验与我所想相差甚远,基本上还是跟高中没什么两样。我就举线性代数这门课为例子吧,有多少人学懂了?知道为什么要有矩阵?线性空间的意义是什么?大多数人只是懂得“特征值怎么算”而已,而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有特征值”。这就是做题家。大多数人每一周的课外学习时间,我看不超过应付下一周的书面作业所花的半小时而已。每门课对于大多数同学的意义,就是最后变成了教务系统上的一个代表成绩的数字而已。教材、教学、课程质量之差,让我觉得我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而是为了考试在应付。再说说英语课吧,大一时我上了两位国内英语老师的课(之后我都选择选外教的课了)。第一位老师的课我觉得很不错,每节课都听的津津有味,上课做笔记、课前预习、复习、做题目,整个课程下来我都觉得非常轻松而且主动性很强,老师的教学水平非常高,我能学到很多东西,说实话这里面有百分之八十的功劳是老师的,期末考也考得不错,82。之后的第二位上课上的巨烂,我一点听的兴趣都没有,只是在期末考前把那些考试范围里的题做了,反倒是考了更高的成绩 86。这方面(教学这么差、成绩体现不出来)倒让我觉得大学是很个奇怪的地方。我觉得,掌握了考试方法就行,成绩不会差,倒是真的能学到什么是个疑问。

再说回高考。福建,已经算是高考难度 easy mode 的省份了。看看河北,环首都贫困带,一年七十万考生,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是最少的。自从有了衡水中学,整个河北的考生都不得安宁了。这里的逻辑和最开始那个高中低智商考生的故事的逻辑是一摸一样的。河北省高考,七百分以上的考生有一两百人,你考个六百四五十分都全省一两万名。如果你投胎投到了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这种人口大省,那真的是绝望。而我与来自北京的朋友聊高中生活,他说他高一的时候下午三四点就放学了,而我高一就要晚自习到九点半;他高三的时候每天也就晚自习到八点半,而我要到十点半。其实我并没有在抱怨这种不公平,而我在思考的是,如果各位不考虑现实因素诸如到底有没有能力或者有没有钱或者户口政策之类的,如果你真的,真的可以有选择的话,你会想让你的孩子出生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还是福建?你会想让你的孩子出生在福建还是出生在北京?你会想让你的孩子出生在中国还是美国?

举国外的例子。对于美国大学,都是申请制的。你把你的所有材料递交给学校,材料一般包括成绩单、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和标准化语言(所谓的雅思托福GRE)考试成绩。学校根据你的这些材料来决定录不录取你。语言的标准化考试,首先第一个,不是一考定终身。学校会规定一个录取要求,比如 80 minimum,90 recommended,就是我们学校最低要求托福 80 分,推荐你考到 90。如果你一次考不到,那么你可以考多次直到你达到这个要求。此外,这个标准化考试的分数线,其意义和中国的本一线差别是很大的。在国内,我可以上某大学,就是因为我实实在在地挤掉了另一个不能上该大学的人,我才能上的。本一线划在某个分数,就是按照招生计划本一这个批次一共招多少人,那个最后一名的分数就是那个分数线。而美国学校划的这个托福分数线,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托福考到这个分数,就达到了语言方面的要求了。而且比方说这个 90 recommended,你也不一定要 90 以上,也不需要分考越高越好(而中国什么考试都是分越高越好),因为美国大学会在各个方面考察你,就算你托福成绩不是特别高,但如果你其他方面(竞赛、实习、科研经历、推荐信等)很出色,学校还是会考虑要你的。相反,他们对于标准化考试并不非常看重,因为标准化考试体现的就是英文水平,仅此而已,学校认为 good enough 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做到 perfect,这一点在中国是做不到的,因为你需要挤掉别人才能上大学,所以你需要考的越高越好。此外,申请国外的学校,只要你给的起申请费,你想申请多少所学校都可以。等你把材料都递给学校,学校决定给不给你offer。等你接到offer了,是你可以决定去或者不去(你可能有多个offer)。

再来说说国内的考研。首先,你只能报考某一个学校,你需要通过初试的笔试,初试过了之后还有复试。鄙人曾经也是有想过考研的,查过 2017 年某大学报录比,我就读的专业那一年该校考研招收名额约 100 人,有 1600 人报名,留 400 人进复试,复试比有 4:1,报录比 16:1…… 我的导师大概就是十几二十年前参加的考研,据他的说法,他“考前复习了两个月就考上了”。而在当下 2019 年,大多数人准备考研都会花整个大三下和大四上学期,时间跨度从当年的二三月份至十二月份。更有甚者,从大学刚一入学,就立下考研的目标和志向,让人啼笑皆非。试问,高等教育的目标是考研吗?因为大多数考研人花的这八九个月时间,大部分的时间会用在做微积分题目上,真的是把二三十年的考研真题都做遍了,微积分做题的奇技淫巧、边边角角都研究透透了。我想问,会不会做这些千奇百怪的微积分,到底和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有多大的关系?和一个人能在研究生阶段取得成功有多大的关系?考研初试中另外的科目也是纯粹的浪费生命的存在。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的教材质量饱受诟病令人作呕,但是为什么换不得呢?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某教材是考研指定教材”。这一观点并不是我乱说的,Berkeley 的教授 Yi Ma 也有指出[4]。就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样,自从指定儒家思想为不可撼动的绝对地位之后,儒学在之后的几千年里再也没有了进步。某些考研指定教材,大概二三十年前就写出来了,错误百出,质量低下,就如同老女人的裹脚布那样恶臭不堪,但是指定为考研的考纲教材,广大考研学子就必须要浪费大好时光在这上面。有了自由的环境和充分公平竞争的市场,才会真正地诞生精品,无论是教材还是课程。指定一个垃圾教材当考试标准,全国学生内卷无穷无尽。我想问,大学生花八九个月的时间,早上八点出门,晚上九点回寝室,就是去内卷做这些东西?我想问做什么别的事情做不好啊,做科研,做实习,还是做项目,花八九个月,都可以做得很好了吧?但是,考研是很多同学的第一选择,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众多大学为了“照顾同学要考研”,在大三下大四上只安排所谓“水课”,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最后我想举一个我同学的例子,在这篇文章中举例子我也是想批评他了。他和我一样,也是想去美国留学的,因此我们俩个会互相交流一下诸如托福考得怎样、GRE考得怎样。托福满分是120分,考到100分以上就算不错了,我学习托福的时间是报班学了两个月,每周周末两节课,我自己备考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考了101分。托福是有那种历年真题存在的,我做了10套听力,5套阅读,而口语和作文基本上就是靠平时的积累而没有特别地准备。我问该同学考得怎样,他说他考了106分,比我高了5分,但是他做了整整50套的历年真题。我备考GRE花了三个月,做题做了一个月,考了319,并不是什么很高的成绩,但是申请绝对够用了(一般来说320就算一个学校不会因为GRE而卡掉你的分数了,而且GRE在申请中的重要性不高)。我这位同学考了330分,算是非常高的高分了,但是他花了大半年,考了三次才得到这个分数。我问他怎么复习备考的,他说他临近考试的时候一天可以做100道单词选择题或者20篇阅读,这大概就是需要“早上八点出门,晚上九点回寝室”的工作量,而我一个月做的题,大概他三天就做完了。对于上面这些现象,其实不难理解。从 60 分提到 80 分的难度远远低于从 80 分提到 90 分的难度。我会以最好的效率做到 good enough 就可以了,而且并不需要做到 perfect。我问他怎么看待我与他的不同,他给我的回复是:“分当然是越高越好啊”。他回复我的时候是以非常自然的口气,所以他大概也不认为他想的有什么不对。但是,就像我刚才所说,美国大学录取,标准化考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如果可以像我这样花比较少的工夫在标准化考试上,此外的三四个月时间去做一份实习或者科研,反而对他的申请会更有帮助。而“分越高越好”很明显是高考式内卷思维,我这位朋友,是一位要申请美国研究生的人,竟然也难免受到此种思想的影响。

结尾

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社会现象,我想把它点明。我觉得能够点明一个社会现象,本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值得写一篇文章的。就像《红楼梦》并不只是曹府的八卦,《红楼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文学价值,就是因为曹雪芹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真实,今天的人们通过看《红楼梦》可以理解当时清朝的社会。试想,如果我们是生活在清朝的人,有多少人能逃过那种吃人的社会呢?怕是几乎没有。我们也生活在我们现在当下所处的社会之中,有一些事情,真的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我们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或者问题。但是,如我上面所分析的那样,这个社会会对人的思想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可能妨碍我们获得美好的人生。

我前些天和某位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句话,我是这么说的:“我现在细细回想,我在上大学以前的人生中没有花哪怕一秒钟去学一些对我的人生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从我自己对内卷的定义——没有扩展自己知识的边界(没有在学新的东西),而是在知识的边界以内,为了竞争,提高考试成绩,而做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就可以看出,我对学习的态度,和对内卷的鄙弃。我认为学习就应该扩展自己知识的边界而不是相反停留在原地。我厌恶那种内耗式的做题,我认为那不能称之为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和追求真理。学习的目的,本不应该是为了和别人比,甚至到一种互害的程度。但是幸运或者不幸地是,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

内卷阿,内卷阿,不在内卷中爆发,就在内卷中灭亡!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