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摘抄和笔记

书本豆瓣页: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86341/

反常识思维

【第一章讲了很多通过科学实验得来的错误的思维定式,了解这些缺陷,我们可以避免直觉带来的一些思维陷阱,并学会用理性思维来看待这些东西。】

“反常识”思维

煽情是文人的膝跳反应……对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煽情是他们最能听懂的语言。我们潜意识能有判断人的真诚程度和事情的紧急情况的常识。这种思维方式的维度和标准就是道德,也就是中国典型的熟人社会、关系型社会。这样的社会里,最重要的不是数学计算和理性分析,而是分辨善恶美丑。“价值观”这个词好似能概括这一切,但无非也就是给人和事主观贴上好或坏的标签。

理工科思维和这些不一样。

  1. 利弊分析,了解事物的利弊。作出取舍。
  2. 人脑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前一个能够自动工作,对于某事物可以立刻给出一个 很难改变的第一印象。后者费力而缓慢,需要集中注意力做很大量的计算工作。文人思维就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理工科思维就是系统2的产物。
  3. 量化输入、预计输出。这是理工科思维的最根本方法。

别想说服我!

关于这一点,有一些认识偏见:

  1. 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观念的东西,有的时候还会忽略那些不符合自己观念的证据。(媒体、社交网络利用这一点,制造很多“人们想看的”新闻标题,或者根据你喜好给你推荐信息)
  2. 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些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和证据。(eg:一旦选择了阵营的一方,就会坚定地为这一方而战,我们天生都是律师思维,大脑成了争论设备)
  3. 人们更愿意看到和自己一样的地方,并忽略不一样的地方。(星座与性格理论经久不衰)

这种网络上一些观点犀利的文章报道,观众们看的畅快淋漓。然而我们要思考:

  1. 这篇文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了吗?
  2. 有没有什么能够修正我们思想的新信息?

如果没有,那么它们这是在迎合和肯定你现有的观念而已。

有鉴于此,作者在书中号召我们改变对信息的消费方式:主动刻意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Consume deliberately. 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

要做到这些非常难,但也有方法:避免那些预设立场的文章,尽可能接触第一手资料,养成直接阅读数据的能力。(有多少人亲自研读各项经济指标来判定房价是否过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价是否过高的指标就是他买没买房)

真理追求者

对于某些问题,大家争论时,经常各持立场,很少妥协,不欢而散。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事不对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争论过程中是真诚的。

针对这个问题,罗伯特·奥曼(Robert Aumann)在 1976 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不一致的达成》( “Agreeing to Disagree”)它对上面问题的结论是: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1
2
3
4
5
6
7
我:我认为明天决赛阿根廷队将夺冠。
你:了解。但我认为意大利队将夺冠。
我:收到。但我仍然认为阿根廷队夺冠。
你:意大利队。
我:阿根廷队。
你:意大利队。 # 仍在坚持
我:好吧,意大利队。# 那你应该更正确

基于如下假设:

  1. 如果你跟我对于一般足球理论的认识一致,换句话说,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梅西对阿根廷队很重要,我也这样认为,这就可以说我们的“priors” 是一致的。我们两个理性的人就好比两台计算机,如果给我们完全相同的输入,我们可以计算出相同的结果来。
  2. 在决赛前夜,如果我向你宣布,我认为阿根廷队将获得世界杯冠军。而你向我宣布,你认为意大利队将获得世界杯冠军。这样一来我们两人的观点就被亮出来了。我们的观点是 “common knowledge”。

推理过程如下:

我认为阿根廷能夺冠,是因为我有自己的事实根据,例如我研究过双方的实力对比等。因为对方也是理性的,所以对方在听到我的决定,如果仍然坚持立场,那么他一定有比我更强的信息。虽然如此,可我如果仍在坚持,同样对方也会知道我有了更强的根据。在经过几个来回之后对方仍然坚持意大利获胜,那么我宣布同意你的观点。

所以得出结论:两个真诚而理性的人应该对事情有相同的看法。【但基于强假设:】一致的“priors”,两人都是真诚的。真诚也非常重要,因为也许两个人对梅西的重要性有不同看法。但是这个“不同看法”也是可以通过这种对话达成一致的!

对比到科研上,做科研的人有一个共同优点就是允许新的想法,也允许他人改变自己的想法。(例如写论文的同行评议)因为科研就是真理追求,一大乐趣就是接受新想法。

坏比好重要

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定律:人们总是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叫做厌恶损失。人们对于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叫做 negativity bias。

坏比好重要【作者讲的是正确对待坏比对待好重要】。面对负面情绪,最好要理性行事。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因此不要轻易纵容这种情绪。遇到好人好事主动夸,遇到坏事也要保持淡定。看到好的冒险机会要上,遭受损失也不要太放在心上。

最简单的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作者认为概率论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知识,正确理解现在的世界的不确定性,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开化”的程度,改变人看世界的眼光。

1.随机

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即:有些事的发生,和它之前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eg:一个人学习成绩好可以是因为他努力学习的结果。而一个人中彩票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就是没有任何原因。

概率论知识点:随机事件

误区:人们经常错误地理解偶然,会想着用必然去解释偶然。

idea:理解随机性,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而没有太大解读的意义。为偶然事件大惊小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幼稚的体现。

2.误差

绝大多数事情有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的存在。人们会自然的发现必然而排除偶然。但是,你必须要理解误差的存在。

eg:物理学上,对于一个明确定义的物理常数的测量也给不出真实答案,总是在测量结果后面加上误差范围。也就是说,真实的值当然只有一个,但由于偶然因素永远存在,误差永远存在,所以这个真实值我们不清楚是多少也没有办法清楚。真实值可以是在误差范围里的,也可以是在误差范围外的(只不过可能性非常小)。

误区:假设一个同学考了两次考试,一次成绩是59,一次是63,这不叫进步,这叫在误差范围内。

idea:学会忽略误差范围内的波动,不大惊小怪

3.赌徒谬误

eg:如果你在赌场赌钱,你连输了好几把,你是否有强烈的感觉,下一把就要赢了呢?

解读:这完全是错误的,因为一次赌博是完全独立的随机事件,下一把的结果和以前的所有结果没有关联。

概率论的确有一个“大数定理”:如果进行足够多次的实验,那么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会等于它们的概率。

误区:人们会错误地理解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大数定理:如果在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不那么均匀,那么人们会误以为事情会尽量往“抹平”的方向走。这是一个著名的误区!!!,名字是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

idea:正确理解独立随机事件。

4.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

eg:“彩票分析学”,认为彩票中奖号码存在某种“走势”。

结论: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是没有规律且不可预测的。【说白了还是没有理解独立随机事件带来的谬误。】

解读:发现规律是人的本能【比如下面要谈到的阴谋论】,以至于我们甚至能在没有规律的地方自己也认为有规律。。。人脑非常擅长理解规律,而不理解随机性。

这种“规律”,不是规律,而是从一堆数据中找出一种模式来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问题是,这种“规律”不能预示未来发生的事情,所以不是规律。

idea:未来是不可以被精确预测的,世界并不是像钟表那样精确运行的。

5.小数定律

就算数据量很少,我们也能发现有些“规律”会自己跳出来,甚至你不相信都不行。

【例如我自己就想到了:Ti 奇数年外国队夺冠,偶数年中国队夺冠。】

解读:这是因为,数据少,随机现象可以看上去“很不随机”,甚至感觉真的有规律一样。

误区:人们往往以为:如果是随机事件,那么结果一定是要分布均匀的,殊不知这一点一定要数据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候才可以做到。一旦出现不均匀,人们就会突然高潮迭起:我发现这里面有规律!!!然而实质上,其实这可能只是偶然事件。如果统计数字很少,就容易出现特别不均匀的情况。这个现象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称为“小数定律”。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理解小数定律,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大数定理。

idea:不能只凭自己、家人的经验对某些事物作出判断(样本数量非常小),别看个例,要看大规模统计。【理工科思维】

最后,理解了概率论,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很少再会大惊小怪了。

阴谋论的心

【读完这章,恰巧有个朋友跟我讲,他的“形式与政策”课上,一位材料学院的党委书记大谈阴谋论,例如“艾滋病是美国研究出来的针对非洲黑人的种族灭绝”、“SARS病毒是美国人研究出来对付中国人的,因为死亡的XXXX人里面有XXXX是中国人”……不禁感叹读书的内容和生活中的经历就是这么凑巧。】

(网络上的一篇文章)马航失联是中美两个大佬博弈的结果……,这篇奇文把近来的国际形势,包括乌克兰局势、日本右翼政府态度软化、朝鲜半岛的变化、西方阵营出现裂痕、泰国局势未能稳定、国内改革前进、两会召开、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通通联系在一起,认为要全盘考虑这些……才能解释一家客机为什么失联

正如概率论那一章所说,人们很擅长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有一种现象就是阴谋论,例如“中国正在和世界下一盘大棋”的“国际大棋论”,以及所有坏事都是国外敌对势力针对中国搞出来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论。

作者利用理工科的视角来解读这一现象。首先,用到了之前提到的:读第一手资料,看大规模的数据调查,而不是相信有立场性的文章。

作者提出,这里面的思维误区不仅仅是上面说的人们善于找规律找联系,还有就是人们不承认巧合,不承认有些事情就是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背后都是有目的的

他提到了芝加哥大学的一个调查。调查内容是这样的,列出一个最流行的阴谋论列表,里面是在美国社会中专门针对美国政府的阴谋论。结果是49%的受访者相信至少一个,18% 的相信三个。这里面的阴谋论非常骇人听闻,例如:

政府明知手机致癌而不作为;CIA故意让黑人感染艾滋病;转基因食品是政府秘密进行种族灭绝的手段;医院知道疫苗会导致XXX;公共饮用水加氟是为了化学公司的排污

接下来,作者列出了一个列表,内容是美国真正实施过的阴谋。我个人有印象的是这条:以研究梅毒为名招来一些患病的黑人,甚至让健康人染上梅毒,但并未对他们做了有效治疗。与民间相流传的阴谋论相比,真正的阴谋并没有那么坏,起码耸人听闻程度下降了特别多。这是为什么呢?联系一下林肯那句话“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人”,你应该想到完成一个非常大非常坏的阴谋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做成了曝光的风险非常大。

(民间)阴谋论为什么不足信,不是因为我们不应该质疑政府——实际上我们应该要质疑政府——而是因为其成立的概率很低。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越详细,就越不足信。又扯到概率论掌握不好的事情了。A 与 B 同时发生的概率肯定要小于 A 单独发生的概率 或者 B 单独发生的概率,这是概率论的基本知识点。

  • 昆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不久,发生了马航失联事件
  • 因为大国博弈,导致昆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不久,发生了马航失联事件

加上了大国博弈,好像让偶然事件有了合理解释,实际上发生的概率更小了才对。更别提扯到那么多七七八八都联系到一起的阴谋论了。

其实这就是目的论,认为发生什么事情都是背后有目的。目的论是科学研究要排斥的。例如物理,是要给世界的运行给出一套机制,并不是它背后有什么目的,或者有什么精神力量,而是物理定律就决定了让它怎么做。认为凡事都有目的,就是普通人区别于科学思维的一条。【理工科思维又来了】

成功学的解药

【作者在这一章讲了很多读书、学习的方法,以及科研的思维。】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成功学鸡汤,它们都不是科学理论。这些道理是不是可重复和可检验的呢?想要知道什么品质对成功最重要,最好的方法不是看名人传记,而是进行大规模统计【理工科思维贯穿本章】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 科学的练习方法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秘招式,它一定程度上存在于生活之中。例如中国选手对乒乓球的压倒性优势,难道说别的国家的人天生不适合这项目吗?其根本原因在于训练方法,有了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量产“天才” 【非常能理解,其实有些事情没那么困难,而确实存在科学的方法】

  •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就应该好好学习基础知识,然后尽快找一个好的导师,在他的知道下,从学徒开始做,做真正的科学研究。

刻意练习 deliberate practice

  1. 只在学习区学习。
  2.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为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重复练习。(掌握套路)
  3. 获得即使的反馈
  4. 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一、只在学习区学习

  • 只在学习区学习! 【读这本书,让我非常受用的一点是: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一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刻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 想在课堂上做到只在学习区学习是很难的。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有的内容对于有的同学是已经是舒适区而对于有些同学是恐慌区】
  • 真正把一件事学好的标志就是这件事转入了你的舒适区,以至于你操作起来好似没什么难度。(eg:开车开熟的人,但你要问他怎么开他其实说不清楚,但就是能开的很好,是因为开车已经是他的舒适区了)
  • 一旦学会了,要立刻进入下一关,把这一关的东西倒背如流没有意义,高考制度缺陷在于此,学的好的学生应该把时间投入到更高级的东西上去 【很受用】
  • 你的舒适区给你带来的多大的荣誉,留在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总结就是一定要push自己在学习区做事】
  • 脱离舒适区,留在学习区,需要一种很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 【这是看心理学的书非常好用的一点】

二、重复的针对性训练

  • 学习、训练的到底是什么,是套路。也就是所谓长期记忆。形成长期记忆,定式,成了人脑思维的快捷方式。 【关于这点也能联系到意志力中,养成习惯能帮助我们节省意志力的观点】
  • 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 训练要有很高度的针对性

重复:

【例如弹琴,就是不断训练自己的手指在键盘上的运动而达到形成肌肉记忆的过程。】

  • 想要把一个运动、技能、生活习惯,“长到大脑中”,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

针对性:

  • 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一切从实战出发,明确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 大学里的这些课程有针对性吗?教学以考试为核心,讲的时候同学注重“知识点总结”,考前“划重点”,同学把学习的知识当做考试的材料,而忘了知识是可以拿来用的,更不知道你的任务不是学习这些知识而是创造新的知识。 【真是如雷贯耳】

  • 搞科研最好的方法就是尽早找个实验室进去跟着开干。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耍酷或者谈资,而是为了有用!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理工科课程非常注重实际,除了考试和作业之外特别强调做项目,强调学以致用。

三、随时获得反馈

这是很有用的老生常谈了

四、刻意练习不好玩

  • 一定不是“寓教于乐”,学习不是快乐的。必须要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单独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时间。
  •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找本书(正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老老实实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来反复读,自己整理笔记,做题。需要重复练习,重复不一定好玩。教育需要全面,娱乐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和学习必然不相容。
  • 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相反方向的努力。

【看这一部分非常的惊喜,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作者不谋而合。但是仍然在里面吸收了很多的养分】

  • 真正决定一个学生进步幅度的不是智商,而是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而这又和自控有紧密的关联】
  • 既然兴趣是如此重要,那么最好的早期教育就是慢慢培养兴趣【这点我觉得中国大学做的很不够好】

  • 关于一个人先天的兴趣,以及喜欢干什么,科学界的共识是先天因素远大于后天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生的不同兴趣,区别在于有的人足够幸运能够在比较早的时候找到,而有的人一辈子没找到。

  • 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感谢爹娘】
  • 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并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这不就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吗?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 高质量的读书要把自己沉浸在书中,有些地方反复看,还要记笔记
  • 网上的链接、多媒体,反而分散注意力。
  • 上网的关键在于要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是成为超链接的奴隶。高效率的上网应该要有很强的目的性,不背无关信息左右。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网占用读书的时间,他应该要能经常地平静地深入思考。

高效冲浪的方法

由于大多数新闻、文章都是鸡肋信息,因此作者提出了他的阅读方法

  • 挑选新闻,看到感兴趣就打开新的标签页
  • 一条一条快速浏览,然后迅速关闭,而觉得值得仔细细读的,也是要先速读,但不要关闭,或者说保存
  • 最后决定细度的文章就很有限了,找一段时间把它们仔细读掉。

这种先集中再选择叫做宽框架,而所谓窄框架,就是遇到一个东西做一次决策。明显前者是要更好的,因为首先第一个好东西很多,不可能都选。第二个就是把所有东西都摆在桌面上对比,也许有的“好东西”相比之下就没那么好了,可以丢弃。

  • 运用宽框架,可以改进读书方法。例如有些时候花了时间读了烂书而没有读到好书,可以的一种做法就是把所有感兴趣的书列表,然后每次要看新书的时候从列表中挑选最想看的一本。【这个方法我也和作者不谋而合了,就是豆瓣】

笔记本就是力量

不要再质疑写笔记、写博客的作用了。

  • 好笔记是主动的,是对自己思想的记录。
  • 笔记本当然可以看成是电脑的硬盘,但笔记本除了存储之外,还能帮我们思考。【有人错误的认为 CPU 和 内存性能好就行了,而硬盘无关紧要】
  • 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可以用知识引擎搜到的话,凭什么要给更多的工资?知识,不能仅仅机械地“存”在脑子里,而要以一种个性化的结构“长”在你脑子里,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体系。记笔记,记下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就有助于这个过程。
  • 记笔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

读书笔记方法论(钱钟书):

  • 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书时间的一倍。
  • 借的书还掉,买的书送人,只有笔记永远留存。【大道至简】
  • 凡读书笔记,必有书目和重要版本的原文页数,论文也记下刊物、出版信息,方便日后引用。【我也有这个习惯】
  • 平时自己的心得体会

  • 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很多自己读第一遍没有读出来的意思。【这就是读书笔记帮你思考的印证】

  • 笔记还能把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功能【这很重要,就比如背单词通过背例句和英英释义把新单词和背过的单词联系起来,能加强记忆效果】,让知识“长”在自己大脑上。
  • 世界上有很多爱藏书(不读书)的人,而真正的高手只藏笔记。把一本书买回来放到书架上,不等于拥有这本书。保存一个pdf文件到电脑里,不等于拥有这篇文章。只有把他们全部拆开撕碎,细嚼慢咽,再重新组合成自己的东西,它才真正地属于你。

用强力研读书

  • 读书目的是获得见识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经常读书惑而不解,但应该要想到读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读书提高人的思想内力,也就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
  • 读书是看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于某一个领域的理解,能够获得一种智慧上升的感觉。
  • 总而言之,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读【非名著】小说和各种考试辅导书在作者看来不算读书【在我看来,是的】
  • 阅读有三个层次,为娱乐、为信息、为理解。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

强力研读:作者提出的一个与刻意学习类似的读书方法。

  1. 不好玩。读书不是为了娱乐和休息,而是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以严肃的态度,非得把一本书融会贯通到“长”到我们脑子里不可。读书是累的,写读书笔记是正经的。
  2. 用时少。要把精力充沛而不受打扰的时间段留给读最好的书。【其实是用时少but高强度】
  3. 不追求快。处在我们学习区的好书,要仔细地研读完。如果很快能阅读完一本书,要么就是舒适区不需要读,要么就是价值低没必要读。

核心是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就是在于日后能以最快的速度重温这本书,直接看笔记即可。所以做笔记要以能取代原书的标准来做
  1.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 写书中的亮点。
  3. 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和文章的联系。

【难度从1-4依次增高,能做到的人凤毛麟角,但只有这么做才能把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而且回报是巨大的】

  • ①最重要的一定是要看出作者的逻辑脉络。“需要的是听众的理解而不是激情,听众应该是沉默的读者才好”、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脉络写下了,就像画地图一样。
  • ②一语惊醒梦中人的亮点要记下来。
  • ③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记录自己的想法,就好像和作者对话。我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评论放在括号中【】,翻阅笔记的时候哪些是书中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这个方法学到了!】低水平的读书人画满重点记号,高水平的读书人写满了批注。这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就会忘记。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
  • ④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书和书之间是有联系的,极少有一本书遗世而独立,新知识往往都要建立在旧知识之上。【这是真的,也是只有在读的书比较多了才能有这种体会】一个善于读书的人对于这种来龙去脉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你读的书非常多,你甚至能有一段更难得的经历:体验人类知识的进步(某一个结论在前几年没有定论,然而现在有人写了另一篇论文,给出了有力的证据,或者说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到了这个层次,其实你已经和作者完全平等了,甚至你也可以和他们一较高下了——做科研,写篇文章发表出来!)【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最后,记笔记是对一本书最大的敬意。它不是书评,不必要在乎文笔,完全是写给自己而不是写给别人看的。【我觉得很多人没这个习惯就是误解了一定要很有文笔才写读书笔记】笔记就算达不到要求,简单的摘抄也有帮助,起码加深记忆。【就算是单纯整理所学知识的读书笔记,也是很有用的。而且如果不去做,是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的】

  • 世界上有很多毕读书更重要的事情。读书和做事之间,做事优先。【非常受用】

霍金的答案

【这一章作者讲了一些小故事和例子,介绍什么是科学的思维】

摆脱童稚状态

  • 科学家强调事实和证据。
  • 用证据去反驳一个理论比较简单。【一个反例】
  • 但想用证据去建立一个理论,非常难【显而易见】。只有运气好的时候,科学家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以至于可以向科学理论的目标前进。

相关性研究。比如:吸烟对肺癌的作用

设置病例组和对照组,然后考察两组人在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如果能发现患有肺癌的人中烟民比例显著高于没有肺癌的人中烟民的比例,就得到了一个肺癌与吸烟的相关性。相关性只是科研的初级阶段,尽管这样,它也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思维本能。用大规模统计来发现相关性这个最简单的科学方法,是我们摆脱童稚状态的第一步。

大多数人没有相关性的思想。例如:

中国 80% 的青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中国 20% 的网瘾少年有违法犯罪行为。…… XXX关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有 80% 是由于网瘾造成的。

我们能否根据这些数据得到网瘾人群比没有网瘾的人群更容易犯罪呢?

其实不能。这个错误就是没有设置对照组,缺少了没有网瘾的青少年群体的犯罪率,以及没有犯罪的青少年群体的网瘾率。这就是非常常见的错误。还比如,你列举再多的“发达的民主国家”也得不出发达与民主的相关性,因为你没有设置对照组,也就是你没有统计“不发达的民主国家”、“不民主的发达国家”、“既不发达也不民主的国家”

【还可以把 “网瘾” 改成 “吸烟”,“青少年犯罪” 改成 “肺癌”,看看上面那个表述换了之后是什么样子:

中国 80% 的青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中国 20% 的网瘾少年有违法犯罪行为。

中国 80% 的肺癌与吸烟有关,中国 20% 的烟民得了肺癌

能仅凭这句话得出吸烟与肺癌有关吗?现在看出来错误在哪了,如果没有对照组,如果普通人也是 20% 得肺癌,那怎么能说吸烟与肺癌有相关性呢。对照组的作用是很大的,然而却被很多人忽略并断章取义。】

发现相关性,已经是足够发表的科学成就。但相关性结论并不能指导生活。根据肺癌与吸烟的正相关性,如果你不想得肺癌,那么根据这个相关性能否退退你是否应该戒烟呢?

还是不能。因为根据“吸烟的人更容易得肺癌”,“肺癌患者大部分爱吸烟”也推不出“吸烟导致肺癌”这个结果。相关性未必代表因果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思维。 因果性也不全是科学的目标,科学不是一本菜谱上面写满XX会导致YY。除了因果,还必须有机制,能解释为什么有这种现象。【这种机制,可验证可重现】。课题做到了这个程度才真正超越了“集邮”阶段。

不管调查到什么情况,都是对真实世界的管中窥豹,科学研究研究的是有限的真理。【但是,科学思维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本篇的标题“摆脱童稚状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