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阅读笔记

非常向往刘未鹏这样子有书香气息的技术大牛,还有就是 BYvoid。

序言 为什么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

  • 日常判断与决策
  • 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筛选有效的信息
  • 大脑是我们最重要的工具,为了正确使用这个工具,我们要去了解它,尤其是它的弱点(认知偏见,congnitive bias)
  • 批判性思维

第一篇 暗时间

暗时间

  • 善于利用时间思维

    • 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的时间。“心理年龄”:思考得多的人,心理年龄更大。
    • 在重要的事情上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 错觉:“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要看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 生命像是一个个沙漏,我们每个人的沙漏里面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同(寿命差不多),不同的是,有的人沙漏颈部较细,有的人沙漏颈部较粗。前者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的生命长度更长。

  • 暗时间

    • 看书记住的东西只是记忆,只有推理和思考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推理的过程就是你思维的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
  • 专注

    • 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花费额外的花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顺利地切换回来,然后加载目标上下文。进程切换的概念。
    • 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效率要高得多的原因。
    • 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 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能迅速进入状态,另一个很重要的习惯是能够保持状态多久,也就是思维体力。
    • 迅速进入专注状态,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重要习惯。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前面提到的种种暗时间。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 进度条

    • 进度条的作用就是让你对整个过程的耗时有一个心理预估。如果没有进度提示的话,我们无法判断这个等待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 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善于规划的人,会把目标分成一个个的里程碑,再把里程碑分割成 todo list
    • 如果不做规划,那么任务目标对你来说只有“完成”与“未完成”。对于比较漫长的目标来说,就总是“未完成”,会让你心生怯意。在这样的心理下,不少人就会选择退出。
    • 所谓的规划就是针对这种心理弱点的做事方法。
  • 不要过早退出循环

    • 我们都在 for 循环,区别就是你在什么情况下 break 的。
    • 当我们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济学意义。
    • 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 许多人觉得,兴趣最重要。我也觉得,我是觉得我找到了兴趣,不然会死的很惨
    • 然而,我觉得区别他们与其他人的,不是他们拥有奇特的兴趣,而是他们拥有超过常人的毅力。
    • 其实人天生就对新鲜事物怀有好奇心。然而不同的是,有的人的兴趣只能维持几天,当遇到第一个困难、第一个坎的时候,他们就熄灭了。然而另一些人的兴趣火花会变成火苗,火苗变成火种,一直稳定地燃烧很多年。区别不在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 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

    • 否则学校和教育也不会存在这么多年了。
  •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 我们通常容易发现别人的问题和错误,却难以发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
  • 饿死在干草垛之间的驴子

    • 迷茫期?“学 C++ 还是学 Java?”,有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答案是都学。我的答案是,先选一个开始学下去,最重要的是开始去做,并坚持
    • 有的人因为无法做出决定就推迟作出决定。推迟做决定是最差的决定。
    • 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 A 上还是 B 上,你先不做决定。不要紧,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 A 上还是 B 上,不行,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这个社会对一个人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错过了一个时间点,后面要还债的话确实很辛苦
    • 不管你多纠结,也不要试图从纠结中逃离,试图拖延。
  •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起码占 90%

如何有效地记忆和学习

  • 何为有效?

    •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的起来去使用。
    •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难以访问。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对此有很多流行并被广泛采纳的意见,例如学习新知识最好与头脑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则记忆比较牢固。比方说背单词的时候不只是记忆单词和词意本身,背词组、例句,记忆相似词汇、易混淆词汇都是为了建立知识间的线索。
  • 具体的实践方法,真正地学以致用——使知识能够在你需要的时候“蹦”出来,而不是搜肠刮肚无结果:

    • 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去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
    • 创造回忆的机会,例如:经常与他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为什么你从现在就应该写博客”、“教是最好的学”)
    • 整理笔记,一来巩固淡化的记忆,记忆是很脆弱的东西,我们对事物的首次理解几乎肯定是不深入的;二来给你重新审视知识的机会。因为我常常发现对知识的首次记忆往往是有失偏颇的,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看,往往能够和这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新思考结合起来,得到更多的东西。
    • 书写。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按照一个主题“串”起来大大丰富了知识之间的关联。
    • 实践。
  • 值得注意“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

    • 读他人传记的时候,注意其内容是否有意无意地犯了事后偏见。例如最常见的将成功归因为个人能力,忽略机遇因素,把偶然当必然。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 在大学里,最不缺的就是业余时间,最缺的就是专注精神。

  • 如果一个人要靠自制力去强迫自己不受干扰,那只能说是寻常人。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的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句话真的扎心了啊 T T 最近对这句话也是翻来覆去在脑子里想着

  • 专注力对学习效率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 专注于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全功率工作——显式的效率。
    • 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的状态,有的时候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中断思考(比如睡觉,比如被其他工作中断),但潜意识里仍然保持“惯性”,也就是说,潜意识层面还在努力做思考,时间无形利用起来了,假以时日,日积月累可以产生宏大的效应。
  • 如何获得专注力?

    • 专注力是一种习惯,既然是习惯,就可以培养。
    • 培养思维体力,这是一个成为非凡专家的必要条件。
    • 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个充分条件来实现专注力,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时间管理法则 (史蒂芬·柯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要事第一。(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情,即长远积累会对你今后人士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反馈期长,但对未来自己更有用的事情,例如好好学习。打游戏就是反馈很快但对未来的自己没什么用的事情
    • 关注有两种:主动关注和被动关注。许多人对琐事错误地采取了主动关注,比如常常一回到家就想“我今天还有哪些事没做完”。实际上,让这些不重要的事自己来找你就可以了,即中断式被动关注。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1. Google & wikipedia 提前做功课用
  2. 看书挑剔,只看经典。选择书籍时做足功课是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好书让你豁然开朗,烂书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很庆幸自己一直以来的做法与大牛是一样的。
  3. 做读书笔记。阅读时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把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收益极大。很多时候仅仅是用自己的语言将知识重新表达一下就能极大加深印象和理解。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
  4. 多看心理学和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还可能有经济学吧
  5.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1)它的本质是什么? 2)第一原则是什么? 3)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6. 学习和思考过程中常常问自己:问题是什么?(提醒自己的思考不要偏离)我到底有什么收获?(提醒自己去总结整理)设想自己正在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将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听(挖掘知识背后的本质,最简单的解释。自己有这么做过
  7. 时刻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当遇到无法理解或解决了问题之后,要把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哪个环节被阻塞了。对此,将思维的大致脉络书写下了是很好的习惯。极好的学习习惯
  • 时间和效率
  1.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难的最难阶段熬过去。开一个好头是重要的,但不是说持之以恒就不重要。我没这么尝试过
  2. 重要的事情优先。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get了
  3. 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块的时间来做。
  4. 重视知识的本质。 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极其重要。很多人感叹跟不上新变化,应对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抓住不变量。(底层知识、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理论、良好的编码习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旺盛的求知欲、思维方式)
  5. 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 计划订长久一点,自然可以多获得准备的时间。设想你若干年后要做什么事情,需要那些技能,然后现在就开始准备。如果你每次总是盯着明天要做的事情而去准备的话,那么你的准备缓冲区永远不超过一天,在这种情况下,当你遇到那些需要长期积累的专业技能时你会发现你自己根本没准备好。 有时会觉得,自己比那些高中接触竞赛的人要差的远,其实是闻道有先后。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目光放长远,脚踏实地。
  6. 抬起头来。人是非常容易只看见树木而看不见森林的。时不时抬头审视自己做的事情,问一问:对现在和将来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你自己真心希望做的?你学到了什么?它们重要吗?你需要在这个时候去学习这个吗(参加第二条)?时间就是你的资源,你花掉时间去学习知识。所以到底用掉时间来掌握哪些知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去学也是很重要的。 以前从没想过这一点吧,但回头想想转专业的决定大概和这个有关
  7. 退订 RSS ,这其实是源于一个人不愿意关上一扇门的心理。实际上,关上一扇门,有时候能增大收益期望。RSS:简易信息聚合,我觉得大概作者的意思是不要让太多无用信息充斥在自己的视线中。我想到了网易云音乐的每日推荐20首歌,我常常听到剩几首的时候,如果此时有别的事情要忙,我却会因为怕错过好歌而把它们听完,其实想想也是没必要的,该做其他事就去做其他事。
  8. 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
  • else
  1. 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查阅主题。以前我读书就是一本一本的读
  2. 好资料,坏资料。好资料:从问题出发,着重介绍方法背后的理念,解释,而不是方法的技术细节;按照方法被发明的时间流程来介绍(遇到什么问题,分析、推理过程)。坏资料就是好资料的反面。
  3. 学习一个东西要带着疑惑感。做的思考越多,得到解答的印象才越强烈。把整个知识结构一览无余地放在面前,读的过程倒是挺爽,连连点头,读完就很快忘掉了。为什么?没有带着疑问去学习。非常赞同
  4. 有选择性地阅读。
  5. 阅读的问题:知识性、思维性。思维性的东西是跨学科的,任何时候都用得上。并且,如果思维没有培养好的话,学习东西容易走错方向事倍功半。
  • 为什么看不懂?
  1. 看得不够使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脑理解一个东西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不能指望看到哪懂到哪,不懂就多仔仔细细多读两遍。
  2. 涉及到不懂的概念。很多人也不分析一下为什么不懂,而是直接放弃。第一时间要做的是分析,而不是直接求救。
  3. 也许书本讲述的顺序不对,可以继续往下看,看到后面就明白了前面的。
  • 对书的质量评估

    • 作者、目录和简介、Amazon/豆瓣 上的评价
  • 知识的结构

    • 我把知识分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
    • 掌握本质的知识特别重要。关键要了解那些重要的思想(很长时间不变的东西),而不是很细的技术细节(易变的东西)
    • 底层知识会无可避免地要用到,既然肯定要用到那还是预先掌握的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知识,是根本无从思考的。分析能力也不是说每个问题都分析出来该用哪些知识然后去查手册的。这使得一个好的知识基变得很重要。
    • 如果你不知道某个工具的存在,遇到问题时也很难想到要用这么一个工具。本质知识就是最为广泛的工具。当编程时遇到问题,如果你缺乏底层知识,你甚至都不知道要去补充哪些底层知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最小白的例子是,重复造轮子。你要熟悉你的工具,才能有效地使用它。(适用和不适用的场景、编程范式、缺陷和陷阱)这些都是本质知识,如果不事先掌握,指望遇到了再查手册,是很浪费时间的。
    • 学习知识的时候带着第三只眼来判断这个知识是否是不变量,是否完全可以在将来要用到的时候查手册即可。

勿在浮沙筑高台

  • 习惯的养成
    • 经常会有人这么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哪有这么容易啊。
    • 做起来当然不容易,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人的性格和认识事物的框架是长期积累养成的,并且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信念。
    • 我们评判一个信念的养成是 satisfcing 原则,并不是 optimizing 原则(够好就行,Herbert Simon 提出)。
    • 为什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是“说”只是理性上承认正确,并没有考虑到大脑里居住的那个非理性自我。
    • 理性是情感的奴隶,那么是不是说我们无法克服既有的习惯?肯定也不是。还是可以的
    • 一:认识到习惯的养成和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承认它的难度。
    • 二:真的想去改掉or养成习惯,就要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察觉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功亏一篑。
    • 把居住在你内心的非理性自我当成你的孩子(你要培养他),或者当成你的对手(你要战胜他)。总之不能当成自己

我在南大的七年

  • 遇到任何问题去找书,找书就行
  • 最大的两个习惯:热忱和兴趣、不会就查书
  • 我后来在博客上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孟岩先生说道:是不是弯路,不是那么容易界定的。是弯路也是财富
  • 的确,也许真的有更好的路,但事前真的很难判断哪条路是最优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把一条路走透、走深了,只要不是一条太不靠谱的路,深入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收获。虽然有的时候会怕走错路,处处去寻找前人的经验,但自己也得先走出几步才会发现前面有几条路可以走,犹豫多了反而止步不前
  • 博客、回头看就像时光机一样,能够看到一路过来我关注了些什么东西,都是怎么想的。这些东西如果不记录,就会逐渐忘掉,也就无法参照过去的自己,对未来提供更好的借鉴了。
  • 英语——海量的信息源
  • 每当有人觉得我本科做了不少的事情,我就会说其实我本科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
  • 看一个人,只要看他读的书和他见的人,这两者是一个人成长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 我想,虽然很多人在本科就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我多花了两年多,总还不算太晚。转专业那会,我压力挺大的,在要不要留级的问题上也很纠结。父亲开导我说,他今年45了,如果他能以多花一年时间的代价让自己活得更明白一些,他也愿意。更何况,我才20出头。于是我就降了一级,转到了自己想读的计算机系。家里的支持是我很大的动力来源。

第二篇 思维改变生活

逃出你的肖申克

为什么我们常说很多时候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 切身体验带来的感受才强烈和长久。
    • 自己是无法从强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的(别人断条腿没啥大不了,自己断根手指真是要了命了)(两个人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力道就会越来越重)
  • 别人口中的故事难免受到他们自己的观念影响而产生偏见。
    • 客观全面地描述,极少有人能做到。
  • 为什么。
    • 很难说清,也很难接受“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没有听到逻辑严密,无法辩驳的证据之前,你很难说服自己 A 一定优于 B,直到自己最终在一条路上撞了南墙才肯死心。
  • 世界是复杂的。
    • 比如:好好学习不一定有好的前程,吸烟不一定短命,不吸烟不一定长寿等等。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用单一因果来解释几乎总是不恰当的。唯一能靠谱地搞清因素 X 和因素 Y 之间的关系的方式就是通过随机控制实验。
  • 未来是不确定的。
    • 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寻求确定性的需要。我们非常希望得到“你只要这样,以后一定能那样”这样的话。相反,这 个 世 界 太 乱。我们最多只能做好准备,不错失机遇,个人因素往往是成功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无需悲观,因为毫无疑问,改善个人因素的确能够大大增加自己的成功几率。
  • 别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
    • “你说的没错,可不适用于我这种情况”
  • 认知失调,自我辩护。
    • 假设我们听到别人的道理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倾向,那么即使别人给出了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我们也会竭力为自己辩护(认知失调理论)。又由于世界是复杂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几乎总是能够找到辩护的借口。自认为还是蛮谦虚的吧,喜欢听他人意见。有些时候在某些问题上和别人达不成一致,很可能是这个原因了。
  • 失败即成功
    • 撞南墙的过程中也是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的
    • 失败的事情披露出来的信息一点也不比成功中的信息少。
  • 情绪对照
    • 如果没有经历失败后的糟糕记忆,我们就算理性地认识到目前的做法是合适的,也很难从情绪上强烈地感受到这么做的“正确感”。 生活需要挑战和改变,太安逸难以进步
  • 天性
    • 我们有很多根植在大脑中的进化选择出来的天性。在判断和决策的时候这些天性的优先级总是最高的。
    • 比如我们的天性是目光短浅,总会看到眼前利益,这在物质匮乏的古代是适应的。即便有人说服我们要眼光放长远一些,我们自己的内心还是:管他呢!
    • 我们似乎有两个大脑:一个理性大脑,一个原始大脑。这两个大脑不是合作无间的,我们面临两难决策时,仿佛内心有两个声音在争吵,就是它们在吵架。
    • 为什么你的大脑会让你不开心呢?很简单,如果你总是感到满足的话,就不会去进取,在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环境中,不思进取的基因很容易被淘汰。贪婪、嫉妒、短视、投机,这些天性也许再远古社会曾经成功地让我们的祖先占据了生存繁衍优势,并不是像某些宗教中说的那样这是所谓“原罪”。然而现代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分享、合作、交流、长远、诚实才是现代社会取得成功的方法,显然,我们的天性还没有为这个社会准备好。让人很眼前一新的观点,但为什么我们在分析一个人成功的原因很少说“是贪婪、短视”让他取得了成功?
    • 因此,我们要用理性的声音去说服内心的原始人。

亲身经历了一定就明白了吗?

  • 看重过程,而不是看重单次的结果。从长远来统计,好的过程总体上必然导致更好的结果。

    • 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不代表你的过程就错了。(有人勤奋学习却发现有的同学找了个好老公就无忧无虑了,得到悲观结论学习无用)
    • 结果正确也不一定代表方法就一定正确。学习无用论,幸存者偏差
  • 认知偏差。

  • 情绪系统。

    • 我们平常的决策和判断强烈地依赖与情绪系统的输出
    • 正确的做法不是一概而论听取直觉的意见或者一概而论地步听取,而是将它当做参考,利用自己的理性大脑对其做进一步的批判性思维。
    • 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驾驭情绪系统的。别忘了情绪系统知识一个比较粗糙的判断决策系统。作者推崇理性>感性

不需要亲历也能明白——理性的力量

  •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 我们在大脑中走的更远,在现实中就走得更稳。
  • 实在无法事先知道答案,才必须亲自探险(此时面临的问题是任何前人都没有探索过的)。那时,你就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的探索者、创新者。
  • 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这类人能够迅速走在别人前面,在别人跌倒的地方跳过去,而不是重蹈覆辙。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 当我书写的时候,新的内容仍然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就像我自己的键盘会思考一样。+1

  • 书写的好处:

    1. 书写是对思维的备忘。工作记忆资源是有限的
    2. 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主存有限,只在脑子里想,思维总是走不太远。大脑≈主存,书写≈存到硬盘中
    3. 书写是与自己对话,反思自己的观点
    4. 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
    5. 在没有付诸笔端的时候,思想在脑海中的存在往往较为模糊。需要写出来。语言自己也会思考
  • 很多人不书写的原因是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你越是不开始书写,总是拿有限的思维缓存去默想一个问题,你就越是没有东西可以写。如果你逼着自己讲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了,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

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

  • 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 教是最好的学(“前提”、“假设”、“逻辑”、“结论”)
  • 讨论是绝佳的反思
  • 激励持续学习和思考
  • 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
  • 一个长期的价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简历。

我不想与我不能

  • “想做”和“不能做”这两个冲突的念头是难以共存的。当你被折磨久了必须改变其中一个。“不能做”要变为“做到”难多了,而“想做”改成“不想做”很容易。
  • 一旦你决定了“不想做”,你就会发现你自然而然的多了许多“不做”的原因:“这件事不是那么重要”、“别人不也没做么”……
  • 虽然最终你没做到这件事,但你觉得你没做是因为“我不想做”,而不是“我不能做”。而且你的理由很充分,你舒坦了。
  • 可惜,事实就是你自己把自己给骗了
  • 心理学上把这个过程叫做“自利归因”,就是把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对自己有利的那种情况,用大白话说就是不能让自己难堪。功劳都给自己占,责任都给别人担
  • 一旦你说出“这不关我的事”,除了心理好受之外,你也开始相信失败真的与你无关。结果就是你下次同样也不会成功。
  • 有俗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这话说的是,我们努力是为了增大好的结果发生的几率,而不是为了一个确定的结果。
  • 不要奢望你努力了就绝对成功,不可能的。但更不要以这个理由作为不去努力的原因,因为不去努力就永远不会成功
  • 简单的道理被人们一次次忽视不是人们不懂,而是根植在我们内心的毛病:自利归因。

  • 能控制的是: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论外因如何,只要不是到了人力不能反抗的地步,发挥一下自己的行动力和主观能动性,总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如果想改变客观事实,也是要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抱怨。

遇到问题为什么应该自己动手

  • 生活像一条漫长的跑道,在你遇到障碍时,如果你总选择绕过,那么你终将越来越发现只能绕开障碍而无力搬开。虽然表面上看和那些绕过障碍的人相比,选择搬开障碍的人的速度慢了很多,但随着越来越熟练于解决障碍,最终速度回超过那些“抄近路”的。

  •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

  1. 绝无仅有
  2. 实践中有价值
  3. 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应当最大限度加强和发挥自己独特的组合,而不是寻求单项的超越。

  1. 专业领域技能
  2. 跨领域技能
  3. 学习能力
  4. 性格要素

跟波利亚学解题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迹可循吗?

  • 越是高等的动物,大脑中用于处理特定问题的硬编码神经元回路就越是多和复杂。
  • 归约:将一个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新的,容易解决的问题。“联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启发式思考方法

  • 时刻不忘未知量。即时刻别忘记你到底要求什么,问题是什么。
  • 用特例启发思考。(通过特殊例子找规律
  • 反过来推导。(归约。例如100个硬币,两人轮流取,每次只能拿一个或两个,问有必胜策略和先后手之分。这种问题通过试错不太容易找到答案,但反向归约能解决。即通过考察所求结论的隐藏性质来减小问题的复杂度。)
  • 试错。一个题目需要求解一个未知量。用上所有的已知量,或使用所有你能想到的操作手法,尝试看看能不能得到有用的结论。事实上,如果一个问题的状态空间是有限的,往往可以通过穷举来找到关键的性质。
  • 调整题目的条件。(删除、增加、改变条件)(通过拿掉一个条件,观察区别,再放上那个条件,就能感觉到题目中内在结构的某种约束)
  • 回忆一个类似的题目的解法。
  • 列出所有与问题可能有关的定理、性质。
  • 考察反面,考察其他所有情况。(解题时容易陷入思维定式)

一点思考

  • 一些有意义的好题目:没有用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然而那个最关键的、攸关成败的知识点你就是想不到。(我们能不能做一些工作、或者系统化的步骤去“生成”or“捕获”他们?)
  • 对自身思维过程的反观是人类真正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 知识却也是思维的桎梏(傲慢与偏见) 如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防止被知识束缚,也是一门技术。
  • 问自己:“我是不是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最深刻最本质的东西”
  • 知识,知识(不同的“能力”区分,实际上还是知识)
  • 好题目,坏题目(考察思维能力:联想、类比、抽象、演绎、归纳、观察、发散思维)
  • 练习,练习(外显记忆转化成内隐记忆)
  • 总结,总结(要运用的话,则需要自己能想出来那关键的一步)

锤子和钉子

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的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

任何工具都有适用范畴,学习工具的时候用了很多功夫,所以我们希望用上这些工具。但不要忘掉适用前提,why 和 what 永远在 how 之前。

  • 手中有锤,心中无锤。
    • 不要被工具奴役。始终提醒自己“问题是什么”
    • 但没有工具也是不行的。